有一种课堂,叫“碑石课堂”(3)
时间:2019-01-28 17:56:28 来源:[db:来源] 编辑:[db:作者] 点击:
通过法律碑拓展览,让小众、冷门和专业性强的古代法律文献整理研究,在学校和社会层面得到传播,让古籍所坚持的特色教学方式——“碑石课堂”,在校园中扎根,2017年被评为中国政法大学“十佳校园文化品牌”。
提升
在首次展览成功举办时,她们就期望在不久的将来,接续推出古代公文碑、讼案碑、规章碑等专题拓片展。
2018年,李雪梅的研究团队将法律碑刻整理研究的主题定为公文碑。新策划的展览,也聚焦于公文碑拓。较之不可移动的古代碑石,碑拓是便于收藏、展示和研究的珍贵一手史料。当下,明代以前的纸质公文难得一见,而存世的唐宋金元公文碑却有相当数量。经过数年的努力,学术团队在致力于法律碑刻整理研究的同时,也尽心于碑刻拓片收藏,并形成了公文碑、讼案碑、契证碑、规章碑、示禁碑等系列专题。这些来之不易的珍贵史料,是“碑石课堂”研习活动的根基,也是传播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媒介,只是它们的重要性,还远远未被充分重视。
2018年11月23日布展完毕,11月27日,“昭昭千载——中国古代公文碑拓片展”开展仪式在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逸夫楼文化艺术展厅顺利举行。此次展览既是2017年《碑石逸韵——古代法律碑刻拓片展》的延续,也是一次提升。2017年春季展有30件展品,此次展览不仅展品数量增多,展览方式也有所创新。49件主导展品包括旧拓、新拓,墨拓、蜡拓,整幅拓本、册页;辅助展品有巨型吊幔、“公文碑之路”、拓碑视频、碑石课堂活动背景等。此次展览主题更鲜明,聚焦于中国古代公文碑的发展演变,以年代划分,包括东汉3种、魏晋4种、唐五代3种、宋6种、金4种、蒙元11种、明代14种、清代3种、民国1种,其中汉魏、唐宋、元明是公文碑展品数量多、特色鲜明的时期。
自布展以来,主办方展开了系列公益活动:11月24日下午“石刻文献与中国古代治国理政”学术研讨会的近40位师生到展厅研习;11月27日开展式后的传拓演示;12月2日北京高校师生联合观展习拓活动;展览期间每周一、三、五中午12:30的展览预约讲解服务……都传达着展览主办者秉持的弘扬中华法律文化、分享珍稀学术资源的理念。
石碑刻录历史,我们也活在后人的历史中;李雪梅和她的学生们如星星之火,点亮零落的法律碑刻文化,他们的匠心与赤诚,也篆刻在后人的口碑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