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样才能让学习类APP不再"变味儿"?(3)
时间:2019-01-24 12:19:17 来源:[db:来源] 编辑:[db:作者] 点击:
“因此,这些App不仅需要适应广泛的监管规定,还应有特定的更细化的监管规则,如学习类App内容是否应该规范化、可否插入商业化诱导性的链接等。”徐晓洁建议,“随着互联网教育的进一步推广,学习类App还有待更严格的审查和准入标准。”
胡钢建议,应依据平等及非歧视原则,实施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措施。即依据相关法律及国务院办公厅《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》等政策,对实体性与网络化校外培训或辅导机构一体化监管。“同时,对传统纸质教辅材料与网络化教育辅导教材一体化监管。该审批的审批,该备案的备案,务必保证内容合法合规,并防范盗版侵权。”
受访专家认为,学校老师和家长的作用也不可或缺。老师对于推荐学生使用的学习类App,自己也应当安装使用,一旦发现有不健康内容,应及时让同学们卸载停止使用。家长在学生使用App时,及时查看App的内容更新,提前对学习内容进行过滤。
若学校因教学需要使用App,受访的家长仍表示支持并肯定了此类App的优点,但还是希望坚持自愿选择的原则,并期待相关部门建立长期的监管机制。
对于如何做好长期监管,胡钢认为除教育部文件规定的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的“双审查”制度之外,还应充分发挥守信激励、失信惩戒的社会信用建设机制的作用。
“可以发挥群众力量,群策群力、群防群治。”胡钢提出,“还可适时启动消费者协会、未成年人保护组织、检察机关提起相关公益诉讼,并对严重失信经营者追究巨额惩罚性赔偿。”
此外,受访家长还表示,希望可以畅通学生及家长举报不良App及其牟利行为的渠道,更好地维护孩子们的权益,守护孩子们的“网络净土”。